戈壁传媒 - 让有需求的客户找到你!

品牌形象设计|品牌形象策划|品牌形象塑造|品牌形象推广_找戈壁传媒

在线QQ:9591436 | 服务热线:400-855-3515

当前位置: 品牌形象策划 > 业内新闻 >

上市两周年,透视阿里的变与不变!

时间:2016-09-23 10:21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点击:
两年以前的9月19日,马云乘着中概股上市热潮,带领阿里在纽交所敲钟上市。彼时,几乎无人能够预料到,未来两年间,阿里股价会历经过山车一般的飙升、下跌和反弹

上市两周年,透视阿里的变与不变!

两年以前的9月19日,马云乘着中概股上市热潮,带领阿里在纽交所敲钟上市。彼时,几乎无人能够预料到,未来两年间,阿里股价会历经过山车一般的飙升、下跌和反弹,最高点超过120美元,最低点低于58美元,而在今年9月19日,市值超过2300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阿里控股的蚂蚁金服估值达600亿美元,成为全球第二大独角兽,仅次于优步的620亿美金。

上市两周年,透视阿里的变与不变!

有人开玩笑说,阿里和腾讯之间相差一个百度的身位,其他所有互联网公司与阿里,都隔着超过几乎2000亿美元的距离。坦率来说,这种观点只是从市值这个单一的角度来看问题。股价沉沉浮浮,这种计算意义不大。不过,短短两三年间,阿里无论是公司市值、业务格局还是企业形象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20日凌晨,马云远在纽约,他在微博感慨,这两年“经历了很多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事情”,一直“在信任和误解中挣扎”。这几天来恰逢阿里月饼事件,这一场似乎“不该发生的风波”让阿里外界争议,但这其中也恰恰体现出了阿里价值观层面的一些特殊作用。

从“小超市”到“大商圈”

阿里上市前和上市后,在业务这个维度的变化,可以用“小超市”到“大商圈”这样概念来概括。

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,过去的阿里是一个超市,它让品牌、让商家进驻其中,它为了经营方便,印了不少自家的购物券,发展了不少会员,还买了几个仓库。而今天的阿里,它更像是一个商圈甚至是商业城市。你不仅能够在其中购物,还能吃喝玩乐、看电影、看书,完成你想做的任何事情。

现在回过头去看2013年《第一财经》发布的一则报道,很容易感受到三年前还未上市的阿里和今天的阿里有着很大的区别。当时那份报道写到:

(阿里)没有短期内上市的决定……阿里巴巴在2013年的估值至少达660亿美元。阿里未来会呈现三大高价值平台。一个是包括天猫、淘宝、阿里B2B在内的阿里集团,一个是阿里金融,还有一个是被称为“地网”的阿里物流开放平台计划。

这份报道在一日千里的互联网行业很容易感受到年代感。且不谈一年后阿里遍赴美上市,这份报道可以看到可以更多的看到,当时外界对于阿里的认知更多局限在电商这个层面上。虽然阿里的业务繁多,但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个“卖货的小二”,这种形象终究单一且扁平,甚至会带有某种“市侩”的气息。

这种认识一方面是外界的认知误区,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,也是阿里当时的业务格局所限。当时蚂蚁金服尚未成立,云计算业务也蹒跚起步,大文娱板块更是不见踪迹,阿里的力量和边界只能让人看到它浮出水面的那个部分,它沉在水底且正在酝酿的信息外界几乎毫无认知。

如果严格去看,支付和物流归根到底终极只是电商的周边,当时外界说的“三大高价值平台”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半业务(电商+半个金融)。因为在今年8月阿里公布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之中,菜鸟物流体系已被纳入投资业务的范围之内。

更为重要的是,这也是阿里首次在财报之中条分缕析,按照核心电商、云计算、大文娱、创新项目这四大板块来对自家业绩展开解读。值得注意的是,蚂蚁金服并未上市且独立运营,事实上,如果加上蚂蚁金服的话,阿里主要业务应该是五大板块。阿里在核心电商之外,其业务正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。电商到大数据云计算、互联网金融、创新业务、数字娱乐以及国际扩张态势。

上市两周年,透视阿里的变与不变!

业务层面的扩张正在让阿里的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元,阿里正在把自己的触角延展到各个领域,过去那个“卖货的小二”正在变得面目模糊。在这个过程之中,阿里无形之中正在成为一个基础设施,它修桥造路,让无数商家、企业参与其中,共造生态内的繁荣,这种生态正在让阿里成为“经济引擎”。

从“电商企业”到“经济引擎”

阿里上市之前,前后是一个典型的“电商企业”,阿里的今天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“经济引擎”。这个变化是阿里随着自身体量不断扩大,对外界带来的影响。之所以说从“电商企业”到“经济引擎”,这是一个变化,那是因为阿里的前后内涵其实是不一样的。

在上市时,当时人们称阿里为“电商企业”。它更像是一张交换到美国去的名片,它带有某种民族主义的狭隘,也带有互联网的恐慌。它就像韩国的三星一样,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互联网产业乃至中国经济的标本。尤其是伴随着赴美上市,这种形象甚至还有所加剧。这种民族主义的成分再加上对互联网的神话、对马云本人的偶像化,让阿里的企业形象反而在市场之中变得备受争议。这使得一段时间内,谈互联网必谈马云,谈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则是必谈阿里。

阿里上市前后一段时间,有关阿里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几乎引发过一场讨论的风潮。但上市后两年再去看,你会发现,这种声音正在悄然消失。

尤其是在2015年,马云和王健林同台发言,阿里和苏宁交叉入股,阿里的一系列举动令不少观察家感到迷茫,用方兴东博士一篇文章中的话来说,“(阿里)反而更加往回走,与传统领域的土豪们更加亲密地厮混一起,开始分不清差异,分不出彼此高下了。”

要理解这个现象,必须要谈到后面那个“经济引擎”的含义。阿里因为构建起了自己的商业生态,触角遍及各个领域,阿里的体量越来越大,业务越来越广,它不可避免的会和传统产业逐渐发生渐趋深入的关系,和传统企业结合在一起,共同去应对互联网转型、产业升级等一系列问题。

马云去年在中国绿公司年会,听过王健林有关O2O的发言后曾经谈到过这样一番话:

有人讲如虎添翼,我从来没见过一个老虎有翅膀的,那是想象力。坦克装上翅膀未必是飞机,坦克就是坦克,只有飞机和坦克的完全的结合,才能有未来……真正的互联网经济是实体经济,加上虚拟经济结合起来,才称之为真正的互联网经济,只有这两个结合起来,才是真正的赢。

(责任编辑:Morse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