戈壁传媒 - 让有需求的客户找到你!

品牌形象设计|品牌形象策划|品牌形象塑造|品牌形象推广_找戈壁传媒

在线QQ:9591436 | 服务热线:400-855-3515

当前位置: 品牌形象策划 > 营销宝典 >

80%的营销策划难以奏效 只是因为这4件事没有做好(2)

时间:2016-07-15 20:05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点击:
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,食物、房子、睡觉;再往上是安全需求,安全感、健康、工作、金钱、物质;再往上是社交需求,家庭、朋友、爱情、婚姻;再往上是尊重的需求,美好、幸福、具有普适价值的东西。那最上面是什么

 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,食物、房子、睡觉;再往上是安全需求,安全感、健康、工作、金钱、物质;再往上是社交需求,家庭、朋友、爱情、婚姻;再往上是尊重的需求,美好、幸福、具有普适价值的东西。那最上面是什么呢?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求,成功、自由、公平、梦想。

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的分析模型,依然适用于当下。

  问大家两个问题:

  第一:1000元优惠券和降价1000元是一样的吗?

  第二:2元红包和2元人民币是不是具有相同的价值?

  先说第一个,我们首先要分析,降价有什么坏处。

  降价容易调价难,当你调回原价时,用户会认为你在涨价

  降价带动同行压价,造成行业乱象,大家都没钱赚

  降价容易形成品牌滑坡的印象。

  相比降价,优惠券完美解决这三大难题,而且从经济学来讲,发行优惠券能做到利润最大化,优惠券起到吸引潜在消费群的目的,做的是增量。

  那么,2元的红包和2元的现金是一回事吗?可能有些朋友会说,对于我来说都是2块钱。

  当你们公司发生日补贴,你满怀喜悦地拆开信封发现只有2块钱的时候,你会不会觉得公司太抠门;我们切换一个场景,我们现在这个群,半小时前发了一次红包,而你抢到了两块钱,你心里面又会怎么想?

  同样的东西、同样的额度,在不同时候、不同场景下,表现出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。

  这个微妙的心理反差,曾经让我们一个4小时的活动,转发量突破30万次,吸粉3万多。

  2.网民偏好

  我们为什么需要去寻找用户痛点,挖掘用户诉求,最终根据这些去策划组织一场营销呢?请大家跟着我看一下现在中国的网络环境,我梳理了去年到今年火过的一些网络热词。

  

80%的营销策划难以奏效 只是因为这4件事没有做好

  近期网络热词

  大家看久一点就会发现,想要在这些热点词中挤出一个小缝,难度是有多大。当你操作一起营销,面对的竞争对手并不是那些垃圾广告,而是我所列举的这些网络热词。

  这些热词为什么能火,而我们平时策划的就是火不起来?

  我们都知道,现在网络传播的主体是80后、90后和00后。根据行业报告数据,90%的95后是不玩微信的,他们玩qq空间、玩贴吧、玩a站b站;同样的,80%的成年人通过微信建立社交。不同的场景,不同的平台,对应到不同的网络人群。

  

80%的营销策划难以奏效 只是因为这4件事没有做好

  一个经典段子

  上面的段子更能说明问题:对于60后,我们父辈,是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出卖组织;70后的人是害怕牺牲生命,所以出卖组织,事出有因,无可奈何;80后,我们这一代人,是与其牺牲生命不如出卖组织,两害相权取其轻,非常自我;那么90后呢?90后是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出卖组织,个性张扬,青春叛逆。

  我们能理解90后的张扬,却无法理解00后的逗逼:他白白牺牲生命,忘记出卖组织。

  不同年龄层的代沟,有时候大到超乎我们想象。一个60后老板,可能无法做出让90后满意的营销;一个70后大叔,未必能体会95后孩子的世界。我有一个学生,他是95年的,有天他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个状态:我今天简直日了狗了!他爸爸看到了之后留言说:儿子怎么了?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?

  那么,年轻人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?在我看来是以戏谑的方式去颠覆成规。同样是关于《三国》的恶搞,80后的叫兽(《万万没想到》导演)虽然拍出了《刘德华大战周杰伦》这样笑料十足的短片;但面对90后剪辑的《丞相3分钟骂死王朗》鬼畜视频,也只有给跪!

  3.网民群体特征

  “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,他的个性便湮没了,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,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,情绪化和低智商。”,当网民聚集到不同的社交平台,潜移默化中,就形成了带有浓厚标签而且壁垒鲜明的社群文化。

  下面这张图,概括了当今最火的9款社交平台的特点。

  

80%的营销策划难以奏效 只是因为这4件事没有做好

  最火的9款社交平台

  了解完这些,我们做营销和公关的时候,就不会再发通稿的方式以图省事,因为你知道,同一个策略,在李毅吧和知乎得到的反馈可能完全相反。知乎的氛围并不排斥广告和营销,它只排斥无脑水军和抄袭者,你需要以友善、中立、不偏不倚的态度,建立信任感。

  解码:裂变式传播的逻辑

  1.热点一定符合逻辑

  热点,不一定合理,但是,所有的热点一定符合逻辑。

  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热点,阅读都是10万+,这些内容包括“不转不是中国人”、“转发量不到10万+中国就完了”、“马化腾的女儿马佳佳明天过生日,转发此条信息可以得到五十个Q币,我收到了你赶紧试一下吧”……每每看到这类信息,你是否会感叹脑残人士如此多!

  请记住,中国网民只有不到20%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,我们所认为理所当然、一眼看破的事情,它们未必能做出正确判断。

  热点不一定合理,但它一定符合逻辑。所有互联网的产品,或多或少都利用这些逻辑,这里的逻辑,可以理解为用户的性格缺陷。

  因为好色,于是有了直播和图片网站;因为懒惰,于是有了电商和送货上门;因为空虚,于是有了陌陌和探探;因为爱美,于是有了美图和光影;因为想告白,于是有了树洞和秘密;因为想当英雄,于是有了网络游戏。裂变式传播,同样建立在这层逻辑之上。

  2.裂变式传播原理

  我们高中物理课,第一次接触到了原子弹的裂变原理:用中子轰击原子,会产生一种链式反应。这种链式反应,在营销上,就叫裂变式传播,典型代表就是微博和微信。

  这两个划时代的产品诞生之前,我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,主要是论坛和博客,满足基本的双向沟通。当微博出现之后,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得到立体拓展,同时信息传递得以指数级增长。你可以将1条信息传递给完全无法想象到的一个人,比如习大大。

  为了描述裂变式传播的逻辑,我制作了下面这张表:

  

80%的营销策划难以奏效 只是因为这4件事没有做好

  裂变式传播图

  我把A命名为传播源,A就是你的公众号、头条号、微博;B命名为激发层,B一般是你的铁粉、员工、家人朋友;C命名为裂变层,也即朋友的朋友。

  传播路径为:A到B,B到C,C到D……整个传播链非常长,但真正对后续传播有实际影响的,其实是前三层。一个传播能顺利走到C到D,则很有可能取得预期效果。

  据我观察,绝大部分朋友圈传播是死于裂变层。当你的员工、朋友、铁粉转发后,并没有在他们各自的朋友圈形成再次分享,传播链中断,沦为小圈子自嗨。

  很多时候,我们设计了不错的图片,也撰写了精彩的文案,但是在朋友圈传播力依然不如预期,原因何在?

  3.传播中的用户决策

 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,请看下面这个坐标:

  

80%的营销策划难以奏效 只是因为这4件事没有做好

  用户决策坐标图

(责任编辑:Morse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