戈壁传媒 - 让有需求的客户找到你!

品牌形象设计|品牌形象策划|品牌形象塑造|品牌形象推广_找戈壁传媒

在线QQ:9591436 | 服务热线:400-855-3515

当前位置: 品牌形象策划 > 营销宝典 >

永恒的冲突:为什么消费者会重复传播类似的观点?

时间:2016-09-08 16:14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点击:
本文由李叫兽(微信号:Professor-Li)授权梅花网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 Re-think: 月经

  我们经常发现人们会重复传播观点,也有无数成功的营销重复利用类似的心理。

  这篇文章,就讲讲这一切在消费者心理中,是如何发生的。

  一

  朋友圈总有一些相似的文章,每个月都来那么几次。

  比如——

  《雷军:不要拿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》

  《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》

  《致那些勤奋的懒人们》

  《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“低品质”勤奋者?》

  《你是不是用勤奋在掩盖另一种懒惰?》

  (这些文章都是不同作者,分布在几个月发出来,核心内容全部都一样,但每次发出来都能重新火一阵。)

  我之前有篇文章曾经讲过一个概念“月经式热点”——深存于我们的内心,我们不断讨论、在意并且定期就会爆发的心理需求,而不是偶然出现的热点。也建议营销人更多去借助“月经式热点”,而不是临时事件热点。

  而“不要让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”就是一种典型的都市工作者的月经式热点,更加神奇的是,几乎所有和知识、成长相关的公众号,最终都会写到这个话题,而且每次写到都能再火一把——它就像武术界的叶问,每个想开宗立派的武行,都要去挑战一下。

  

永恒的冲突:为什么消费者会重复传播类似的观点?

 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,让吃瓜群众们一次又一次被同一个内容(只不过换了标题和作者)刺激到G点从而转发?为什么隔一段时间总会爆发一下?

  “月经式热点”,到底是怎么来的?

  一句话概括:我认为月经式热点的形成,本质上来源于我们“虚构信念中的永恒冲突”。

  二

  我们知道,人类之所以能够数万甚至数百万人通力协作,而其他动物一般最多只能形成几十或者上百个单位的社群,是因为人类是所有生物中,唯一能够相信“虚构信念”的物种。——《人类简史》

  比如远古智人们仅仅因为公共相信一个“河之神”,就能大量团结起来去攻击其他部落。

  

永恒的冲突:为什么消费者会重复传播类似的观点?

  也就是说,只有人类能够相信并讨论一些“看不见的事物”(比如正义、国家、平等、民族),而其他动物最多能理解并沟通看得见的事物(比如苹果、树木、河流、老虎)。

  人类世界的基金经理可以从你口袋中拿走10万,是因为他许诺到了年底这些钱会变成11万并再回到你的口袋里(因为我们会相信一些看不见的事物)。

  但你无法让任何一个猴子自愿给你10支香蕉,仅仅因为你许诺明天会还给它11支香蕉。

  这些大量的“虚构信念”(无论是“国家”、“宗教”、“伦理”还是“自由精神”,本质上是我们大脑想象出来的)保证了我们社会的有效运转和协作,但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:

  很多保证我们互相合作的“虚构信念”之间,并不是完全互相兼容的,很多时候不同信念之间存在“永恒的冲突”。

  

永恒的冲突:为什么消费者会重复传播类似的观点?

  比如西方社会倡导最多的“自由”和“法制”就是一组“虚构信念中的永恒冲突”。

  共同相信“人人生而自由”,可以避免我们出现奴隶社会,让人们更加友好的合作共赢,同时可以激发人的潜力,这个信念对我们显然是有利的。

  共同相信“法制”,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,减少各种伤害事件,这个信念对我们人类显然也是有利的。

  但是这两个信念之间却是冲突的——自由的提升往往会导致规范的降低,而规范的提升又会导致自由的降低。

  这就形成了一种持续存在于人的心理中的“永恒冲突”——自由和法制都是好的,既然他们有些冲突,就一定有人更支持自由一定有人更支持法律。

  而这就会引发大量的“月经式热点”——我们在转发这些热文时,往往是站在某对“永恒冲突”的一方,通过转发内容来支持这一方,打击另一方。

  比如你看到很多人转发《雷军:不拿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》的同时,也有另一些人在转发相反的观点:

  《任正非:员工要做好本职工作,不要把精力放在构思“宏伟蓝图”上》

  《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》

  《一般的军事家谈战略,伟大的军事家谈执行。》

  《想得再多,不如去做》

  这是因为“思考”和“执行”本身就是一组“永恒的冲突”——这两者对我们都是好的,但经常却有冲突(精力有限,放在思考上增加,往往放在执行上就会下降)。

  而为了在“永恒的冲突”中占据有利地位,我们就不得不通过演讲、转发、传播、说服等方式,去支持或者反对某一方。

  如果说“思考”和“执行”这两个信念是“总统大选当中的两个对手”,那我们转发朋友圈就相当于一次投票。

  

永恒的冲突:为什么消费者会重复传播类似的观点?

  所以,这就形成了月经式热点——虽然几个月前雷军刚发布了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”这个观点,但最近很多人又开始喊“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”,让思考派的人颇受打压。

  此时作为另一个公众号,换下案例和描述,发表一样的观点(比如“你是不是在用勤奋掩盖懒惰”),就正中这波“思考派选民”的下怀——“呀!戳中我内心了!”,说着转发朋友圈,为本来稍显弱势的阵营“思考派”投了一票。

  不论你是做营销的还是写公众号的,表面上你发出去的是“文章”、“文案”或者所谓的“品牌价值主张”,实际上你是在给你的选民送“选票”——让他们在某种永恒的冲突中,能够支持自己的一方观点(比如通过转发)。

  (等下我会具体讲讲怎么寻找“永恒的冲突”。)

  三

  这不光是当代很多经久不息热文的本质,还是很多其他传播、讨论行为的本质。

  永恒冲突导致“月经式热点”,从而引发经久不息的针对某些话题的传播、讨论,本来我以为这是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或者社交媒体时代的新现象,但后来我又发现:

  这种月经式热点自古就有,而且不光是营销,甚至政治、影视、艺术等众多领域,也暗藏着各自的永恒冲突。

  比如,看过很多古代战争片的人,一定对这句话非常熟悉——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,自从出现在《孙子兵法》之后,总是在历朝历代反复被提及。

  

永恒的冲突:为什么消费者会重复传播类似的观点?

  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反映了一组在古代君臣将领中的永恒冲突——“自主”还是“服从”。

  这两件事都是好的——提高“自主”,将军可以最大化自己的潜能,灵活根据战场情况作出调整;提高“服从”,又可以最大化减少将军肆意指挥、胡作非为的可能性。

  但“自主”和“服从”本质上却是冲突的——提高自主,必然会降低服从;提高服从,又会降低自主。

  于是就引发了数千年的争论——我想如果古代也有朋友圈,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”必然也会每个月换着标题、案例和作者刷屏一次。

  更惊奇的是,我还发现“自主”还是“服从”这组永恒的冲突,在广告营销圈也存在,甚至连李叫兽自己都中枪了。

(责任编辑:Morse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